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四川党校报 > 2023年 第14期 > 第3版 长征
泸州四渡赤水分院“三个坚持” 推动特色教学提质增效
发布时间:2023年09月26日 部门/单位: 文: 图: 签发人:
文章作者:◇ 冯永沁

四川长征干部学院泸州四渡赤水分院牢固树立“课比天大”理念,守正创新、多措并举,深入挖掘四渡赤水红色资源,打造由21门专题课、28门微党课、13门其他教学课组成的“四渡赤水+”特色课程体系,推动特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。

坚持“以我为主、多措并举”,提升课程开发质量。一是组建团队、自主开发。在全校范围内遴选专业知识积淀深厚、授课经验丰富的教师为团队带头人自行组建研发团队。在团队专业构成上,以党史党建学科为主、多学科交叉,拓展课程开发思维;在团队年龄梯次上,鼓励老中青搭配,充分发挥“传帮带”作用;在团队分工上,注重细化撰写讲稿、制作课件、讲授演示、教务保障等责任分工。目前,已组建自研团队3个。二是向外借力、联合攻关。实施“四渡赤水+”课程体系打造计划,与长征研究团队合作打造“立院之课”8门,联合总院专家开展精品课程打造和优化提升,推动《从四渡赤水看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》等5门专题课程完成结项。面向社会开展“红军长征在泸州”微党课文稿征集活动,征集遴选优秀文稿15篇纳入公共微党课课程库进行储备。三是科研支撑、立项打造。修订《科研项目管理办法》等制度机制,为课程开发提供科研项目支撑,以校内一般和重大科研课题立项的方式打造微党课和情景教学课程,将课题组半数以上教师试讲作为结项硬指标,推动课题结项即可投用,已有12门微党课结项投用,其中推出《穿越时空的家书》等3门情景教学、访谈教学课程,丰富学员学习体验。

坚持“立足于用、着力于讲”,强化课程推广运用。一是提高教师参与度。发布已打造的各类公共课程清单,鼓励引导专兼职教师开展自主备课、报名试讲,通过试讲的纳入课程和师资库进行排课,并明确当学期至少排课2次以上,提升教师参与积极性,已有59名教师报名21门课程试讲,其中青年教师报名比例达94.9%。举办两届泸州市“长征·四渡赤水宣传队”暨红色微党课大赛,组织教师参加四川长征干部学院微党课竞赛、四川省红色讲解员大赛等系列活动,以赛促学、以赛代练,提升教师实战能力。二是提升课程使用率。推出分别由4门不同微党课组合形成的《四渡赤水故事荟》和《红色泸州故事荟》两个“故事荟”系列专题,以故事串联串讲形式提升课程感染力、使用率,累计为232批次5600余名学员授课。三是增加讲学平台量。就近吸纳泸州市烈士陵园等3个现场教学点进入公共课程现场讲授清单,依托四渡赤水教育馆、党校大讲堂、红色故事进校园活动等推广课程,让更多青年教师能够走上讲台,实现“在讲台上学、在讲授中改、在实战中不断精进授课水平”。

坚持“融入日常、抓在经常”,从严规范管理课程。一是实施“一课一责”过程管理。确定专人负责,对已立项课程进行全周期全过程服务跟踪,在各个环节为课题组提供必要的教务支撑,确保每门课程立结项规范有序、框架内容集体研讨、专家顾问精准指导,做到课程开发“申报有方向、立项有指导、实施有推动、结项有评审”。二是实施“一率两线”试讲管理。明确所有纳入排课课程均需试讲,并通过设置最低起评线、高分通过线和淘汰率的方式进行评审,保证课程质量,即试讲得分低于最低起评线的直接淘汰,高于高分通过线的直接通过,而在起评线和通过线中间的只取得分前两位予以通过。三是实施“一讲两更”寿命管理。明确参与排课的课程以2年为课程寿命周期,期满后需对课程进行修改完善、重新试讲,确保分院课程与时俱进、常讲常新。

(作者单位:四川长征干部学院泸州四渡赤水分院)


  •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版权所有 © 2009 - 2025
  • 蜀ICP备10001505号